載入中....

穿梭百年閩東聚落‧北海坑道藍眼淚

閩東聚落為馬祖南竿極具建築特色,而鐵堡為位於鐵板澳口附近的礁岩上一座小型坑道式碉堡。早年國軍因戰略需要,挖掘礁岩使其中空後,上覆水泥並漆上迷彩,作為掩體特色地標,另外北海坑道也是不容錯過的美景。
  • 仁愛村(鐵板)

    南竿仁愛村,舊稱「鐵板」,還曾經是菜市場、縣政府的所在地,繁華一時。雖然因為縣府與市場的遷移,讓鐵板逐漸沉寂,但居民對聚落保存及營造的用心,在村內處處可見,像是掛在戶外的大型老照片、復刻的舊式牌樓等。

    鐵板後方的官帽山生態步道,過去曾是一大型據點,後經村民自行整建,打造成兼具戰地風情與綠蔭成群的生態公園。

    看詳細>
  • 金板境天后宮

    金板境天后宮歷史悠久,散發濃濃的閩東建築元素,而且供奉的是馬祖唯一的泥塑媽祖像,重點是面容清秀雅致,符合傳說中媽祖得道升天時的年輕形象,放眼全台也極罕見。

    相傳為清代嘉慶年間大海盜蔡牽為求神明庇佑所建,清同治8年間曾居民加以修護,而後又於民國8、38、68、73年共4次修繕。今日廟宇仍保有當年閩東封火山牆的型式,內部以福州杉為材,採穿斗式構架,柱、樑、檁、枋、望板、斗栱、柱礎等構件清晰可見。頂上屬於出檐式建築工法,正門原為板牆立面,後為保護木構架避免長期風化毀損,改設為磚造牆身。廟內供奉天上聖母、威武陳將軍、華光大帝、臨水...

    看詳細>
  • 北海坑道

    整個馬祖列島到處都有地下通道,密集程度令人讚嘆,北海坑道是戰爭時期建造的水道,當時為了作戰需要,馬祖指揮官下令進行「北海計畫」,在各個小島開鑿可供軍用船隻停靠的地下坑道,而北海坑道就是其中一項巨大工程,隨著時代的變遷,坑道現在已轉為觀光用途。遊客可以等待退潮後,搭乘獨木舟或搖櫓船進入坑道,裡面的模型展示了軍人當時開挖坑道時的情形,同時也能近距離欣賞花崗岩地形的特色,還可以從岩壁上看到因為漲退潮而在牆上留下深淺不同的水痕。當航行在水道之上時,一抬起頭就可以看見有不同角度的燈光裝飾坑道,創造明暗深淺不同的層次感,為歷史...

    看詳細>
  • 南竿北海坑道夜賞藍眼淚活動

    藍眼淚或藍海現象甚至是藍色啤酒海這些名詞都是指向一種夜光蟲(渦鞭毛藻),經過海浪及自然風的驚擾會發出淡藍色的螢光,而數量一多就會滿滿地在海上,馬祖舊時稱之為「丁香水」,相傳看到這種生物大量出現,以它為食物的丁香魚群就會過來。藍眼淚主要出現在每年的3-9月,而4-6月又是最多的時候。
    賞藍眼淚,必須在無光害的環境,儘量避免農曆月圓前後,月光影響最鉅之時觀看。另外,經由波浪的擾動,夜光蟲才會出現光芒形成藍眼淚,所以還要算準在開始滿潮之間前往,於南竿北海坑道內觀看藍眼淚較不受以上因素影響。
    每到觀賞季節由交通部觀光局馬祖國家風景...

    看詳細>
  • 馬祖故事館

    馬祖故事館位於馬祖日報社左前方,為留存見證馬祖成長的故事。2005年,馬祖日報社向中央提出興建報史館的構想,獲得文建會補助經費,將報史館的概念延伸成「馬祖故事館」,更加豐富展場的內涵。故事館陳列戰地政務時期馬祖的文物、照片,讓遊客得以步入歷史時空,體會戰地時期的馬祖生活情境,感受兩岸對峙下的前線氛圍,更運用現有典藏資料做完整呈現,周邊空間、場地充分利用,使內容豐富生動,提供觀光客不同的體驗價值。

    看詳細>
  • 鐵堡

    鐵堡是一座防禦工程完善的軍事要塞,早期為了戰爭需要,便挖掘碉堡中間使岩石中空,並在內部配置砲台、坑道、房間、廚房等設施,現在已經棄置不用,成為了想接近戰地文化時的絕佳景點。當時由最精銳的兩棲蛙人部隊駐守鐵堡,為了戰略需要,便將外圍的岩石塗上水泥並漆上迷彩,作為掩飾;也在周圍插滿碎玻璃,防止敵人入侵。這座小型的坑道式碉堡,位於仁愛村澳口附近突出的礁岩上,仁愛村以前叫鐵板村,在退潮時海床上會露出黑色的砂石混凝土,居民稱為鐵板,因此將這裡命為為鐵板村,而這座碉堡正位於鐵板村旁邊,因此稱做鐵堡,它的地勢險要,具有戰略地位,...

    看詳細>
  • 津仁步道

    津仁與馬港兩條步道,最早是戰備用的車轍道,建造時因缺乏水泥等建材,僅於路中鋪設兩條如軌道般的細長路面,供戰車等軍車行駛。今日島上的車轍道雖幾乎都已改建成水泥道路,但整個步道,大部分仍保留車轍道的特色。

    津仁步道可從鐵板聚落出發,經過鐵堡、抵達津沙聚落。而馬港步道則從津沙水庫,經過勝天公園,一路走到馬祖村。

    兩條步道穿梭於山間,另一邊卻是無垠的海面,春天各色杜鵑綻放於路旁,夏末秋初,又稱彼岸花的紅花石蒜點綴其間,四季均有不同景色,相當適合健行或散步。

    看詳細>
  • 津沙聚落

    津沙位於雲台山下,南竿島西南方突出處的灣澳,是南竿最接近大陸第一大漁村聚落,因早先擁有如金砂般細緻的沙灘,故名金沙,後寫作津沙,是賞夕陽、踏沙灘的好去處。歷經百年風華,如今的津沙,雖然蕭瑟滄桑,被遺留下來的馬祖建築,卻仍保留古樸的美感。

    聚落內分成澳中、東邊山、西邊山、溪底等4個區域。清末起,連江、長樂、琅岐島等地居民陸續移入,是馬祖最多原籍大陸連江縣移民的村莊。早年漁產興盛,居民除海上捕撈外,也兼營釀酒、藥鋪、商號、煙館等行業,曾是南竿第2大村;當時村內曾設有私塾,因而文風興盛。抗戰時期,日軍為控制閩江口航道進出...

    看詳細>
  • 津沙境天后宮

    主祀神為媽祖娘娘,陪祀神為白馬尊王及夫人、五顯神君、二將軍、福德正神。

    從前天后娘娘神像原是素白臉色,據說是於最近一次(民國)重建時台籍塑像師父受到託夢,而塑造黑面媽祖。據村中長者表示,很早以前有廟時就祭祀著天后與五顯神君,和土地公。二將軍本來的小廟在海邊今五五據點邊,傳說是曉澳飛香爐到本村,祂的原型是鳥神,以前行船人船隻進水,只要向天呼告二將軍便能獲救,二將軍上到乩僮身上所發之聲頗似鳥語,極難聽懂,有時也會透過乩童「剔血符」(附身時乩童以利刃割破舌頭或指尖,以血畫符)再交由信眾攜回保身安家。村民男眾只慣拜二將軍,女...

    看詳細>
  • 西邊山古厝

    位居戰略要地的津沙在砲火中首當其衝,又因漁源枯竭,村民大量外移,卻意外保存了這個百年聚落,西邊山邱家古厝造型規模直逼芹壁海盜屋。

    看詳細>
選擇地區:

觀光景點

  • 北海坑道

  • 金板境天后宮

  • 仁愛村(鐵板)

  • 津仁步道

  • 津沙聚落

  • 馬祖故事館

  • 鐵堡

  • 南竿北海坑道夜賞藍眼淚活動

  • 津沙境天后宮

  • 西邊山古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