載入中....

尋覓北竿戰地足跡

「戰爭和平紀念公園」它是由廢棄的軍營重新改建的,其中有06據點、08據點等,從06據點的岸邊可以遠望大坵、高登等小島,在08據點的步道上也有軍隊設備的展示,可以在戶外看見戰車、大卡車、高射砲等武器。
  • 戰爭和平紀念公園

    戰爭和平紀念公園是由廢棄的軍營重新改建而成,結合了戰地風貌與大自然中的軍營景觀,其中有06據點、08據點等區域,這些稱呼是在軍事管制時期留下來的。從06據點的岸邊可以遠望大坵、高登等小島,在08據點的步道上也有軍隊設備的展示,可以在戶外看見戰車、大卡車、高射砲等武器。而戰爭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就位於12據點上,館內展示了在戰爭時期,馬祖的居民與軍人共同走過的歷史痕跡,還有軍隊使用過的工具與武器等物品,以及戰爭與軍事的相關知識。沿著岸邊陡峭的山路走,可以找到一條隱藏於岩石中的坑道,裡頭有軍隊留下來的設施,讓我們可以想像當年人們生...

    看詳細>
  • 06據點

    06據點位於北竿大澳山上,可遠望大坵、高登及獅嶼。06據點為小坑道,坑道中有彈藥庫及許多射口,每一個射口都是一個絕佳的觀景窗,可體驗當時軍事生活的感受。坑道內十分潮濕,階梯旁、牆角邊都有小溝聚集垂落的水滴排出坑外,不難想像當年駐守其中的官兵不僅需隨時保持警戒,身體也飽受摧折。坑道內有機槍口、主砲口、副炮口、彈藥庫、連長室、輔導長室、中山室、官兵寢室等空間,為一冬暖夏涼、防衛北竿行政中心及機場之重要作戰據點。現在坑道已成為戰爭和平公園最有看頭的景點之一。

    看詳細>
  • 08據點

    08據點規劃以武器陳展為主,高射炮、卡車、戰車等重武器,散落於各處,同時利用舊有營房空間做裝備陳列展示。戰爭文物展示館內展示機槍、服裝、統戰文宣等文物,所有展品都是實際使用過,形塑戰爭場域的歷史氛圍,見證當時兩岸緊張的戰爭情勢,提供遊客親身體驗戰地風光的最佳場所。此地運用了大沃山的環境優勢及其廣大的腹地面積,建於岩壁礁石之間。前進據點所在,得先步行沿著峭壁建造的階梯而下,行走間讓人不禁繃緊神經,也顯示出據點位置之陡峭艱險。內部構造為坑道式的建築,儘管簡陋卻生活機能良好,甚至設有長官專屬臥房,可見當時在此駐紮部隊之龐大...

    看詳細>
  • 大胆據點

    民國60年代,金門最前線-大膽島的駐軍移防至馬祖北竿,此據點於民國62年11月完工,由大膽部隊建造,因而有「大膽據點」的名稱。。
    走進大膽據點,右側為軍械室,左轉到底可以見到一大片木製平台,遠眺塘后沙灘及塘歧沿線海岸風光。大膽據點的地勢高聳,擁有絕佳的視野,上方設有平台可供瞭望。舊時用以戒備海上動靜。這裡不但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汪洋景致,還可以看到連本部、禁閉室,更可俯瞰北竿機場和螺山、蚌山。(本文資料來源:馬祖戰地文化博物館。北竿・13據點-大膽據點https://www.mnhc.tw/places)

    看詳細>
  • 戰爭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

    戰爭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在99年03月29日正式揭牌,本館坐落於北竿戰爭和平紀念園區內,位處大沃山12據點處,天氣晴朗時,遠眺大陸海岸線,相對於對立時代的緊張氣氛,更能與「戰爭和平」主題相異其趣。
    該館以「感動‧回憶」為主題,分成:緣起、軍事沿革大事紀、軍用品展示區、軍民生態文化等展區,透過文字及影像,這些關於馬祖長達近半世紀軍管時期,軍方與民間共同走過的歲月,在主題館內歷歷重現,讓參觀民眾遙想當年,戰地居民的蓽路藍縷。
    配合戰爭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開幕,馬管處除邀請當年曾在馬祖開鑿坑道的「北海真英雄」們回訪,特於館內播放「...

    看詳細>
  • 主題館內-建館源起

    戰爭和平紀念公園位在北竿后沃村後方,是一座展示軍兵器與據點坑道的戰地公園。從民國93年開始規劃設計,陸續興建完成戰爭和平主題館、螺蚌山自然步道與0六點觀景台、地下坑道等景點。沿著后沃村戰備步道步行到大沃山,可以見到夾道擺放的軍方除役軍兵器,包括軍用卡車、車槍陣地、自走砲、戰車等。
    這座以戰爭為特色的主題公園,結合了戰地景觀與歷史風貌的縮影,展現馬祖地區的軍事歷程、模擬軍事陣地、冷戰時期東太平洋重要防線的角色,做了初步介紹。
    在您參觀主題館的同時,希望藉著展示馬祖豐富的戰地特色與歷史背景,引領您體驗與感受「前線戰地」的...

    看詳細>
  • 主題館內-五大戰役與軍用品展示區

    馬祖南、北竿自古以來本非軍事重地,乃自民國38年,國民政府遷台,東海部隊轉進馬祖列島,民國45年7月成立「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」,馬祖地區被劃入行政督導區,實施軍政一元化治理,自此而後馬祖全區進入30餘年之軍事管制時期,隨處可見結構複雜的軍事建築、地下坑道及港口、據點、砲座、訓練場所、軍醫院等軍事措施,爾後金馬成為前線地區,與中共隔海對峙,衍生許多軍事大事記,使馬祖增添許多軍事色彩。

    看詳細>
  • 主題館內-(口述歷史與見證)打金門還是打馬祖的軼事

    八二三砲戰前,中共調兵遣將,不斷擴充馬祖對岸的兵力,國防部從各種跡象中研判,中共極有可能攻擊馬祖,連中外記者也都普遍這麼認為。直到砲戰爆發,才知道大陸是『虛打馬祖、實取金門』的戰略。
    據資深軍事記者劉毅夫報導:『八一四』馬祖海空勝利的消息,迅即傳遍全世界,馬祖蕞爾小島,也立刻成為全世界的新聞島,台北來的外國記者更多了,大家都想到馬祖去,人們也認為共匪一定先打馬祖,中外記者們吵嚷著要到馬祖去。『中外記者們得到了國防部的批准,預備在八月二十三日黃昏,從基隆乘我國軍艦赴馬祖。』
    六十多位中外記者,歡天喜地的到了基隆海軍碼...

    看詳細>
  • 主題館內-軍民生態文化展示

    馬祖地區在戰地政務將近四十年期間,衍生了許多文化映像。其中以『八三一』軍中樂園、單打雙不打』的不成文原則、觸目可及的戰地標語以及敵偽宣傳單策略,最是令人印象深刻。除此之外,在與中共長期抗戰的漫長歲月中,中共層出不窮的攻擊策略,也使當地居民對於戰爭產生相當大的陰影和恐懼。為保衛國土家園,馬祖也因應狀態成立了應對政務措施。

    看詳細>
  • 主題館內-馬祖歷代軍事重要事蹟

    馬祖自古以來並非軍事重地,北宋年間才駐紮官兵。及至明代,明太祖朱元璋統一福建後,曾於上、下竿塘設置『埠寨』,撥官兵駐防。
    洪武二十年,江夏侯周德興經略福建海防,以竿塘埠寨在海島難援,移入北茭,撤走官兵,並盡徙島上居民於內地。
    嘉靖、萬曆年間,海防日弛,倭寇、海盜猖獗,為患閩海各地,燒殺劫掠,竿塘居民飽受騷擾。
    清嘉慶、道光年間,福建沿海、竿塘洋面,海盜肆虐,荼毒百姓長達數十年。自民國二十四年設立『竿西聯保辦公處』後,歷經日本佔據以及與大陸五大戰役,最後於民國六十八年元月,中共與美國建交,自此兩岸全面停火,馬祖恢復平...

    看詳細>
  • 螺山自然步道

    處於山海之際的螺山自然步道,早期是后澳民眾採蚵及釣客常行走的小徑。沿途因受季風吹拂影響,使植被生長受限,列為馬祖珍稀保育類的凹葉柃木(檳柃木)卻隨處可見,也因受海上東北季風長年的吹拂,產生了獨特的「風剪作用」,樹姿雅致如盆景,展現出嶙峋蒼勁之美。每年4、5月間,野百合在林木下、步道旁紛紛盛開,美不勝收,沿岸一處奇岩仿如至聖孔子,靜立海上、聽濤觀海,頗具奇趣。螺山自然步道是一條兼具健身、賞景、觀浪、磯釣等多功能步道,山靜海湧之美盡在眼前,值得您細細體驗與品賞。

    遊客小叮嚀:本區風勢強勁、地勢崎嶇,請多加注意自身安全。

    看詳細>
選擇地區:

觀光景點

  • 06據點

  • 螺山自然步道

  • 戰爭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

  • 戰爭和平紀念公園

  • 主題館內-建館源起

  • 主題館內-五大戰役與軍用品展示區

  • 主題館內-(口述歷史與見證)打金門還是打馬祖的軼事

  • 大胆據點

  • 08據點

  • 主題館內-軍民生態文化展示

  • 主題館內-馬祖歷代軍事重要事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