載入中....

東莒冒險生態奇景之旅

東莒附近海域早先盛產黃魚、鯧魚與帶魚,從前,大浦可是島上僅次於福正的第二大傳統漁村呢~可惜的是,現在大埔已經幾乎沒有人居住,不過,大埔漁港是個觀賞燕鷗的好地方喔,這也是馬祖地區寶貴生態的一種
  • 大浦聚落

    到東莒,看老房子絕對是必備的行程。除燈塔下方的福正聚落,在大埔石刻旁的大浦聚落亦值得一看。

    福州語「浦」為小港灣之意。東莒附近海域早先盛產黃魚、鯧魚與帶魚,大浦是島上僅次於福正的第二大傳統漁村,澳口面南,為一個天然港灣,景色秀麗;聚落對面之「對面山」(又稱樓仔頂)正好可以阻擋冬季北風的入侵,故島上的居民,常依經驗法則順應季風變化改變漁作澳口,因而有「夏福正,冬大浦」的居住慣例。昔日的大浦,是一座人丁興旺的大漁村,國民政府遷台之前,聚落內民家就有50餘戶,居民200餘人,港內停泊數十艘大小漁船,村內蓋有一座白馬尊王廟,...

    看詳細>
  • 魚路古道

    擁有百年歷史的大浦「魚路古道」又稱「下底路」,在當年物力維艱的歲月裡,2個聚落的居民們為了圖溫飽奔走於大坪與大浦之間。魚路古道原有兩個出口,從大浦出發直走可以抵達大坪村,在曬魚場處拐個彎經過「埔座」(今發電廠周邊)可通往猛澳港。古道一度曾因兩村人口外移,成為廢墟,後來在東莒社區發展協會與東莒國小的合作下,重新整理並開闢為生態公園。古道的生態極為豐富,各種候鳥、蝴蝶,隨著季節更迭,在每個轉角帶來驚奇,各種原生植物,在四季轉換間,為古道著上各種色彩。每年的9月,古道的紅花石蒜恣意開滿山坡小徑;10月,你可以大口品嚐「柘果」甜...

    看詳細>
  • 大坪村

    大坪村位於東莒島中、南段,轄有熾坪、大埔及艋澳三個自然村,村名緣自「大埔」、「熾坪」兩地。熾坪集本島之政治、教育、商業中心,是馬祖地區難得不靠海的村落。大坪村是東莒人口聚集最多的村落,其開發年代可溯及清道光年之前。村民從商為多,小吃店、雜貨、土特產、電玩店一應俱全,村之四周有農田,是本島果蔬的重要來源。村中有東莒國民小學、電信局、郵局、自來水廠、消防隊、派出所、衛生所,早年更有電影院「中正堂」一座,與英雄館、村公所為鄰,其四周皆有駐軍戍守,有道路可通福正、大埔及艋澳。(本文資料來源:莒光鄉公所http://www.chukuang.go...

    看詳細>
  • 犀牛嶼

    犀牛嶼是東莒最著名的潮間帶,因島形狀似犀牛而得名。海水漲退之間,島嶼會與本島分離與接合,形成「陸連島」之景觀。該島由沙灘、泥灘和礫石灘、礁岩等不同地質組成,因莒光在福建省閩江口外,剛好是淡水和海水交界,所以孕育出豐富的貝類及海鮮。該處盛產海瓜子(花蛤)、紫海膽、佛手、海鋼盔、紫菜、蠑螺及章魚等海鮮,種類極為豐富,口感鮮美,是公認的大自然冰箱,每逢農曆大潮期間,拾貝者絡繹其中,收穫豐碩。島礁多為岩石構成,亦是東莒的絕佳釣場之一,不論是黑格、黑毛、鱸魚等季節性魚類,蘊藏豐富,也是釣客心中嚮往之所在。

    看詳細>
選擇地區:

觀光景點

  • 大坪村

  • 犀牛嶼

  • 大浦聚落

  • 魚路古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