夕陽伴旅路相遇古聚落
四維村,以前叫「西尾」,不但其位於馬祖的西邊,另一說是因南竿的形狀像一隻犀牛,四維這邊在「犀(西)尾」的由來~來四維村,欣賞夕陽、在秋桂亭、還是在夫人咖啡,放空看海看夕陽,都是非常好的選擇!
「四維」舊稱為「西尾」,源自於該村落位在南竿島之西尾端,因此,取其諧音為西尾,直自國軍開始進駐後,才因此改名為「四維」。30年代南竿梟雄林義和駐紮在此,店家林立,而今蕭然寂靜,時光在這裡停下腳步,獨留天母宮香氳繼續繚繞。近年來因觀光客增加,遊客常會到此處欣賞夕陽,四維的「落日步道」,又名「秋桂山步道」,除了提供當民眾散步外,現在更成為遊客觀看落日、攝影愛好者的最佳景點之一。
「林義和工坊」所在地是一幢經整修具8、90年歷史的古厝,林義和在馬祖是位傳奇性人物,清末民初時期,馬祖動盪不安,逼得人民得自己保衛自己,林義和也就因此崛起,當時林義和勢力如日中天,曾擊退日軍,也效力於國民政府軍,而位於四維村的古厝即是林義和根據地,具有歷史意義。由於林義和英年早逝,對作為林義和後代的黃克文來說,林義和和一般人眼中的歷史人物無異,現在繼承家傳釀製廠的他,最希望在經營事業之餘,也能把馬祖老酒和紅糟文化發揚光大。 「林義和工坊」負責人黃克文原來是以釀醋廠起家,帶領著這股馬祖老酒DIY潮流,工坊備妥糯米、水和紅...
西尾天母宮不是天后宮,主祀玉皇大帝的母親「天上皇母娘娘」,不是媽祖默娘。 據村中長者表示,傳說廟神像是由大陸發生水災時跟隨木材堆漂到本村澳口。原先廟址在芙蓉澳(夫人村)一帶,為木構建築,至今已有百年歷史,廟內便有現今供奉的皇母娘娘等各神祇。大約民國三十年本地頭領林義和想對自家廟宇的皇母廟做重修,工程進展一半遭人殺害,因而無法竣工。之後又發生不明火災,直到五十年左右才在現今位置重建,約民國七十年木造廟宇的屋瓦、柱樑損壞,劉治國先生當時擔任村長向司令官請求協建,經費由廟方自籌,重新起造為鋼筋水泥的山牆式廟宇。七十六、八...
四維村天母宮右後側約50公尺處有一岔路,南向下坡的芙蓉澳步道通往芙蓉澳,夜間有時還可近距離觀賞藍眼淚,感受奇幻絕景。在馬祖盛產蝦皮的年代,芙蓉澳漁寮連棟,房屋櫛比鱗次,如今繁華都歇,但仍是重要的淡菜養殖地。
位在南竿西端的夫人,過去約有20餘戶人家居住,居民約百餘人,但1970年左右,和其他村莊一樣,人口大量外流,以致慢慢變成荒村。使得這座美麗的澳口,淹沒於荒煙漫草間長達二、三十年之久。夫人村靠山面海,寂靜村落中的咖啡館是觀賞海景的最佳地點,咖啡館還有民宿,是背包客不錯的選擇。
秋桂山水庫位於秋桂山東側,循著山坳谷地闢建而成,為島上西區的主要供水站。秋桂山水庫附近設有涼亭兩座,一倚山而立,一憑海而建,名為秋桂亭。秋桂亭與福澳港隔海相望,港灣之美盡在眼前,入夏後海風徐徐,適合遊人賞景小憩。沿著水庫旁車轍道向山內深入,一段柳暗花明之後,便能走進南竿之西的海角樂園-夫人村。
馬祖村南邊的勝天路是一條戰備道,鮮有人蹤,卻值 得走上一回
勝天公園是馬祖原生植物精華區,位在雲台山西向側坡,緊鄰儲水澳水庫,面積十餘公頃,是馬祖地區海濱公園的代表。憑靠壩橋之上,可遍攬山海風光,往下可通往海岸;園區內有片台灣櫸造林地,叢林間也蘊育多樣馬祖原生種植物。古亭曲折長廊,亭脊高翹,每至冬末初春,葉芽初探之際,烏桕紅葉點綴整片山林;四周古松參天,遠離塵囂,沿著石階而上,充滿「獨得一山靜」的美感。入夜之際,也能在此細數滿天繁星,聆聽拍岸濤音,充滿詩情寫意。
勝天公園園內勝天亭於民國79年由駐軍所建,主要參考台北外雙溪至善園的建築形式,採仿宋庭園風格的造景;採原木構架,灰陶瓦為頂,融入山海景致,呈現古樸幽雅之美。後因木構架受蟲蝕有所傾頹,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於民國93年採原貌修復,賦予新生命。
觀光景點
夫人村
四維村
秋桂亭
勝天公園
林義和工坊
西尾天母宮
芙蓉澳
勝天路
勝天亭
請登入會員: